冬暖夏涼
【洪儷容╱台北報導】炎炎夏日,你是否正為了家裡太熱而煩惱呢?其實,只要隔熱做得好,水泥房子也能冬暖夏涼。若有足 夠預算,可為全屋加上高級隔熱材,創造四季幾乎恆溫的居住空間,若沒有,也可用竹簾擋窗外陽光,降低室內溫度與熱度。然而,每個家的狀況都不一樣,想大幅 節省冷氣費,最好還是了解熱的原理和對應方法。

舒服的家,室內溫度應保持在19~28℃。台灣綠適居協會理事長邱繼哲表示, 「夏季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,台灣是全世界最熱的地方。如果房子南面的日照量是1的話,那麼東、西、北面及屋頂的日照量則分別是 1.24:1.24:0.81:2.78。」這也是為什麼住頂樓的人,夏季痛苦指數會比住西曬屋的人高很多。

混凝土散熱 家像暖爐

太陽的移動路線會隨季節變化,以台灣來說,夏至是從東偏北升起,中午在屋頂正上方,在西偏北落下。所以房子基本上只有東邊、屋頂和西邊會曬到太陽。到了秋分,太陽變成從正東方升起,中午由南方斜射房子,在正西方落下,這時,南邊也有日曬問題。
現 代的住宅大都是混凝土結構,耐震效果不錯,但是會吸熱、蓄熱,吸飽了或太陽走了就開始散熱,反而成為房子的熱源。傍晚的時候,室外開始降溫,東牆在早上吸 的熱已經發散的差不多,可是西牆在下午吸的熱才剛要開始發散,結果造成屋外29℃時,室內可能是32℃甚至更高,回家好像進暖爐。

屋頂及西牆 優先隔熱

太陽的熱力主要是透過兩種方式傳送,一種是熱輻射,透過光線帶來熱;一種是熱傳導,被照射的物品吸熱後,會傳導到溫度比較低的另一面。
要 解決熱輻射很簡單,把太陽光擋住就好,而且外遮陽(牆外、窗戶外)的效果比內遮陽好。熱傳導比較複雜,材質和厚度都會影響熱傳導率,也就是俗稱的U值 (W/m2℃,材質兩側溫差1℃的時候每平方公尺每秒散失的熱量)。U值愈低,熱傳導速度愈慢,隔熱效果愈好,一般15公分厚的混凝土屋頂U值是3,為混 凝土牆或天花板加上一層U值更低的隔熱材,可以有效降低室內的溫度。
總而言之,太陽會照到的地方應該優先做隔熱,屋頂比牆面重要,西牆比東牆重要,隔熱的方法為遮住陽光和使用熱傳導率低的材質。

點下放大

窗戶外加上竹簾隔熱是老祖宗的智慧,便宜又有效。大創百貨1個只賣39元(約90×70 cm)。

點下放大

在窗外種植物,可遮光還可淨化空氣。

點下放大

三明治遮光窗簾,銀色反光布朝向外面以反射日光,中間層為遮光黑紗,可大幅減少熱量入室,不過布料本身會吸熱。

點下放大

隔熱窗簾長度應及地,或將下方與側邊塞入窗台或窗框(下圖),以免冷空氣進到窗邊,被陽光照射成熱空氣,再從上面回流到室內,造成溫室效應。

雙層窗戶+百葉簾 抗西曬效果最好

研究顯示,經由玻璃窗散逸或吸收的熱能佔整個建築物內能量的25%,影響非常 大。西曬窗戶的隔熱可分為透明和不透明兩種,若想看到風景,就得透明或半透明,必定會吸收到輻射熱。在所有的隔熱方法中,台灣綠適居協會理事長邱繼哲認為 雙層窗戶中間加百葉簾的效果最好,而且價格不高。百葉簾可阻擋熱輻射,還可改變熱對流方向,讓熱度大量減少進入屋內。如果將清玻璃改為Low-E玻璃,裡 面再貼隔熱膜,效果會更好,不過花費也會變高。
下周預告:夏日隔熱專題 外牆篇

點下放大

夏天用百葉簾擋掉陽光,關內窗開外窗,冷空氣從百葉下面進入變成熱空氣,從上面流出。300×200cm的氣密內窗含百葉造價約1萬9000元。台灣綠適居協會提供

點下放大

從房子正上方看陽光位移路線,會發現夏季會東西曬,春秋冬有南曬。專家表示,如果房子南面日照量是1,那麼東、西、北面及屋頂日照量分別是1.24:1.24:0.81:2.78。

點下放大

兩片低輻射Low-E玻璃中間的空氣層,注入惰性氣體降低熱傳導,U值只有1.1,可隔絕62%的熱,透光度為66%。可向自然材購買,價格1才約1800元。

點下放大

台科大楊錦懷博士率隊研發的太陽能發電隔熱窗,1平方公尺每小時產生110瓦的電。可向睿庭工程購買,1平方公尺為1萬元。

點下放大

高雄漢神巨蛋的GIORGIO ARMANI專櫃,玻璃外牆貼上隔熱膜,以保護彩妝商品。V-KOOL奈米噴濺隔熱膜1才(30×30cm)180~500元。台灣維固提供

點下放大

去年上海世博漢堡館以活動式金屬鐵網做外遮陽,可見度不錯又耐用。
台灣綠適居協會提供

點下放大

專家說法 改變生活習慣 降室溫
郭英釗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

1 春秋冬3季採自然通風,夏季只在早上全開窗
2 早上出門前將西曬面的窗戶和窗簾拉上
3 晚上回家後先開窗通風,然後外出散步,等室溫降低再回來
4 除了冰箱,將不使用的電器插頭拔掉,減少熱源
5 物品會吸熱,家裡的東西愈少愈好,少購買少堆放 實木百葉窗不太會吸熱,好看耐曬易清洗,通風又佳。 林鼎皓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