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順地勢而建 低密度整地 選天然建材

2011年 08月06日

【詹誌銘╱綜合報導】農地問題有很多,但想到鄉村買農地退休的人更多!尤其夏天酷暑難耐,若能徜徉山林之間,聆聽蟲鳴鳥叫,暑意頓時也去了泰半,因此近年不少退休族群鎖定購買農地,作為下半輩子的「第一屋」。不過,台灣農地因所處區域而有能否開發的差異,搞懂相關政策,才能讓欲享受鄉村生活的購屋族,保留完整後路。

上月農地爭議引發大批人潮上街頭抗議,農民反對政府惡法徵收,建商抗議農委會貫徹農地農用,導致農地買賣大崩盤。

 

銅鑼買地自建千萬內

擁有15年農地規劃經驗的達人張碧桃直言,特定農業區(指優良農田或具特殊農業生產價值,必須特別保護做農業使用之區域)的集村農舍案,原本就該禁止,農地農用政策也該確實履行,不過現在爭議點在於,台灣不少山坡農地耕作困難,若不轉型,對老農來說,土地毫無益處。
張碧桃認為,農地農用是農舍興建後必然要有的部分,一般避居鄉林的人士,其初衷應該也是透過種種菜、養養雞,達到「退休、休閒、避暑」目標,大舉興建豪華別墅,只會增加外界對農舍的刻板印象。
她指出,以苗栗銅鑼為例,農地每坪約6000~7000元,從買土地到興建建築,費用800~1000萬元間,農地開發順應山地地貌與樹林林相而做,採取低密度的整地,盡量使用天然建材。

 

採分散排水長住久安

土地開發成敗除牽涉是否屬特定農業區外,若地形太陡峭,日後整地費也會跟著提高,排水施作更忌諱集中,分散排水才安全,最重要的是,農地本質還是「農業用的土地」,違規過度使用,只會讓居住環境暴露在危險中。
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則表示,目前湧現的農舍購地熱,不僅凸顯農地問題,更代表都市政策與市中心房價已完全失控,才會逼迫都市人不斷朝鄉村尋夢,「市中心房價高的嚇人,為了一親山澤,才會選在提供全國糧食的特定農業區或陡峭、不宜開發的山坡地,強蓋強建!」
她說,台灣的農地為數已不多,鄉村也還有不少建地,或許政府應該去思考,開放任何土地之際,對環境造成的敏感傷害、糧食安全甚至是開發手段,國土能否承受。

農舍興建注意事項

★身分限制:申請興建農舍者戶籍所在地與農地得在同一縣市,取得土地及戶籍登記的時間須滿2年,一般民眾也能加入
★移轉限制:申請興建農舍得先在土地栽種農作物,取得農業使用證明,之後在所購買的農地縣市設籍滿2年,始能興建農舍,取得使用執照滿5年後,方能移轉
★土地面積與建物面積:一般申請興建農舍的農業用地面積,不得低於0.25公頃(約756坪),日後供農業生產使用部分面積,也不得低於該農地面積的90%;若土地為都市計劃區內,所興建農舍單層面積與容積最大為200坪,高度不得超過14米,若土地是在都市計劃區外,則農舍總樓地板面積最多約149坪,單層面積最大是100坪,高度不得超過10.5公尺
註:2000年《農業發展條例》大幅修法,故有老農、新農差異,上表所述為修法後的相關規定
資料來源:《蘋果》採訪整理

點下放大

專家意見
過度裝潢 違反自然

到郊區生活,一定會比市中心涼爽,但想在郊區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,卻是難上加難,因此農舍買賣才會在近些年如此盛行。農地牽涉問題廣泛,特定農業區農地是台灣糧食來源,自然不該透過集村農舍方式被開發,農舍也不應該是有錢人炫燿財富的道具,把農舍視為現代人追求自然的工具,也才能與自然共存,不被反噬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